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

跨年行情刚起步,就遭遇当头棒喝!

大家好,我是小雅,9月重启笔耕之后,行情也是一日千里,这份好运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大家都能收获满满。昨天市场上涨,大家的专注点都集中在了批斗妖股上,但有一个细节大家都忽略了,今天我就给大家理一下!另外,本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最后一部分【重要提示】这一节非常关键,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一、跨年行情昨天市场上涨,很多人都在讨论跨年行情,A股历史上一直有「跨年行情」的说法。即该年11月到次年2月,往往有一波大涨。先说2014~2018年吧,先看一张图:2014 年底央妈降息,A 股 低估值下跨年暴涨 45% 启 2015 大水牛;2015 年底三次消极行情后反弹,因低估值与降准终结消极行情;2016 年底供给侧推动,跨年涨幅 6% 为历次最少;2017 年底大盘股牛市冲顶,涨 9%;2018 年底央妈降准 1%,低估值下大涨 35%,终结熊市开启 2019 - 2020 白马牛。再看最近这5年,A股走势如下:2019 年底央妈降准 0.5%,A 股 上扬 10% 至疫情爆发;2020 年底因预期基本面强劲,A 股 白马冲顶,消费股高估值;2021 年底预期基本面良好且有降息预期,A 股 小涨 8%;2022 年底防疫正策优化且估值低,A 股 大涨 22%;2023 年底小盘股暴跌后估值低,央妈降准与 GJD 救市,A 股 涨 15%。不得不说,A股就是这么神奇。每到跨年之时,岁末年初之季,冥冥之中,总有一股上涨的力量。今年还有没有跨年行情呢,市场上主要有两个观点,一种是11月冲击3500点那波就是今年的跨年行情。还有一种就是当下这波,如果是这波的话,很明显是需要有正策去进一步推动的,现在的逻辑就在于预期央妈进一步降息,以及正策进一步放招。说到这里就要给大家提个醒了,大家都知道A股和国外股票市场最大的区别就是A股是要提前布局、提前炒作,待利好正式公布时,股价却已达峰值,正是兑现离场的时刻。二、提前下手那散户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显然,等正策出来之后再动手是不可行的,很简单,跟上机构的动作,因为这就是最擅长操作。就拿九月底行情还没开始的时候来说,大家看下面这张图:这三只股票是九月份涨幅居前的个股,乍看之下彼此毫无关联,股价启动前仿若一潭死水,消息面也平淡无奇,缘何突然走热?如前所述,此乃机构大资金引领所致。事实上,针对机构行为,早已有相应的大数据统计工具。简言之,先留存所有「交易行为」数据,经长期积累,再借大数据模型运算,便能呈现出各异的 「交易行为」特征。再看下面这张图:这是上面三只股票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橙色柱体为我使用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里体现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能展现机构资金的交易意向,其越活跃,表明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且参与时间越长。这些个股股价飙升前,「机构库存」数据早活跃,表明机构资金提前入场。虽其间数据有消失,但此前十多日机构持续参与,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机构积极交易却无果而终就撤离不合常理,机构不会轻易放弃。果然,不久股价就上扬,这是当下机构协同作用的结果!三、重要提示当前对于机构资金的分析多局限于单一品种,难以进行全局分析。研究资金应着重整体分布,整体资金活跃则个股机会多,平淡时个股选择需谨慎,全局视角极为关键。看下面:从上面 12 月 2 日机构资金分布图来看,行情虽上扬,但机构参与交易个股数量未增,持续参与交易的个股寥寥。机构若不能持续参与,行情上涨难以持久,需特别关注。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